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私人投資破萬億 基建與研究最吸金

By on April 9,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未來報告

人工智能(AI)融入日常生活,以驚人速度發展,從法律、教育到醫療保健,滲透社會各個層面。美國史丹福大學「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HAI)發表長達455頁的《人工智能指數報告2025》(AI Index Report 2025),總結最新的AI產業狀態數據及趨勢,強調美國及中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呼籲政策制定者、企業及公眾,共同引導AI朝向負責任及普惠的方向發展。

美國史丹福大學最新AI指數報告強調,美中兩國在AI技術的競爭日益激烈。(路透資料圖片)

運算成本降 訓練資料快耗盡

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針對AI的私人投資額,錄得破紀錄的1508億美元(約1.17萬億港元)。若以國家劃分AI私人投資規模,美國去年以1090.8億美元摘冠,大幅拋離中國(約92.9億美元)、英國(約45.2億美元)、瑞典(約43.4億美元)及加拿大(約28.9億美元)。熱門行業方面,以AI基建、研究及管治最吸金,其次是數據管理、醫療及衞生保健範疇。

在金融、醫療和製造等行業,AI工具提高了生產力及改善利潤。AI產業的效率穩步提高,過去一年硬件效率提升40%,個人設備足以運行較強大的模型。AI模型的運算成本大幅下降,運行GPT-3.5級別模型的費用,比2022年下跌超過99%。報告表明,網絡訓練資料供應緊張,將在2026年至2032年之間耗盡,加速所謂合成資料的採用。

(信報資料圖片)

競爭激烈 中國急起直追

除了OpenAI及Google兩大科企之爭,亦有Meta、Anthropic及xAI等對手的參與,並提到中國模型DeepSeek步步進逼。整體而言,中國AI發展呈現上升趨勢,相關的論文及專利都比美國多。AI模型數目方面,美國以40個遙遙領先,中國生產15個前沿模型,歐洲開發了3個。報告指出,隨着科技漸趨全球化,中東、拉丁美洲及東南亞,最近也出現了強大的模型。

另一重點是,一些最好的AI模型都屬於「開放權重」(Open Weight),這意味可免費下載及修改,例如Meta旗下Llama模型、中國DeepSeek及法國代表Mistral,OpenAI亦打算今年夏天發布首個開源模型。研究顯示至2024年,開放式及封閉式模型之間的差距,將從8%縮小至1.7%。儘管如此,大多數的先進模型(60.7%),仍處於封閉的狀態。

AI模型各類基準測試表現持續攀升,特別是語言理解、圖像識別、複雜推理等領域,部分特定任務AI已超越人類。報告提到,公眾加強了對AI潛力與風險的認知,但同時帶來倫理隱憂,例如數據私隱、偏見及透明度問題。事實上,AI相關法規正進一步出爐,去年全球通過了40項法律,五大領先地區為俄羅斯(7項)、比利時(5項)、葡萄牙(5項)、美國(4項)及香港(2項)。

收銀員記者屬高危消失工種

智庫皮尤研究中心上周亦發表調查,訪問了美國5410名成年人及1013名AI專家的意見。AI專家受訪者預計未來20年,美國多個職位面臨消失風險,五大高危工種為收銀員(73%)、貨車司機(62%)、記者(60%)、工廠工人(60%)及軟件工程師(50%)。若站在公眾角度,更可能預期音樂家(45%)、教師(43%)、醫生(28%)等因AI而失業。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