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ibrary圖書館興衰啟示(黃岳永)
還記得2022年11月,號稱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圖書館Z-Library一夜之間被封禁,涉嫌營運的人士被拘捕,網站版面變成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警示圖。
當時除了全球書迷一片哀嚎,亦引發了廣泛討論。許多用戶在社交媒體大表不滿,更有人指摘對一些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來說,Z-Library是支撐其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支柱,研究隨時可能無以為繼。
Z-Library於2009年成立,迅速成為學生和研究人員的重要資源,尤其是那些經濟條件有限的人群。該平台提供數百萬本盜版學術書籍和文章,用戶可以免費訪問,這使得許多無法承擔高昂書籍費用的學生依賴於此。
隨後,Z-Library的關閉突顯了「學術貧困」的問題,引發關於教育機構如何適應以滿足所有學生需求的重要討論,但至今仍未見結論。
「知識應當自由獲取」的觀點引人深思,但它也帶來如何為研究提供資金、如何補償作者的問題。用戶在Z-Library隨意下載擁有版權的書籍,毫無疑問傷害了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也是對創作者付出的腦力勞動的不敬;尤其是許多學者依賴出版收入,這種做法極大可能會限制創新。更諷刺的是,現今的數碼版權管理(DRM)根本未能有效保護版權。
如何平衡知識的可獲得性,與創作者公平補償之間的關係,成為重大挑戰。主張開放獲取(Open Access)的人士認為,知識應被視為公共財產,人人都有權利獲得。全球範圍內已出現一些成功的開放獲取模式,例如提供生物醫學文獻作閱覽的PubMed Central;在科學和醫學領域提供開放獲取出版的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以及允許研究人員自由分享他們工作的ResearchGate。
這些例子顯示,開放獲取模式在支持作者的同時,也能實現知識的普及。然而,要推動這一轉變,需要在制度和政策層面變革。大學要重新考慮資源分配策略,並探索與圖書館和資助機構建立合作關係,以便為教育材料提供可負擔的訪問方式。
另一方面,AI普及化亦帶來機遇和挑戰。AI可以根據用戶偏好提供個性化搜索結果,提高資訊發現效率。
不過,AI技術集中在少數公司手中,他們可能會優先考慮某些來源或類型的訊息,從而導致公眾的知識視角受限,引發對訊息控制的擔憂。這種風險隨着人們愈來愈依賴AI檢索訊息而加劇。
身處訊息傳播的時代,AI日益扮演重要角色,媒體素養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具備辨別可信來源與不可靠訊息的能力,以適應日益數碼化的世界。在這個數碼時代,如何讓創作者得到回報,用戶又能獲取可信且有質量的資訊,是每人都必須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