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思維反轉再反轉(方保僑)
今年8月26日,我曾在本專欄撰寫一篇名為〈讀新聞看經濟〉的文章。當中談及現在香港經濟是否已經去到谷底,何時會從谷底反彈,重拾增長?是否要待美國大選結果出爐,確認美元進入減息周期,大家才會「寧買當頭起」?
說時遲那時快,美國聯儲局等不到大選結果,便在9月18日大手減息0.5厘,結束自疫情初開始的4年加息周期,道指和納指接連創新高,股民當然開心。
與美元掛鈎的港元不甘落後,金管局亦把貼現窗基本利率下調0.5厘,至5.25厘,為香港自2020年以來首次調低。人民銀行則於9月24日宣布存款準備金率降0.5個百分點,並預期年底可能會再降準0.25至0.5個百分點。美國、香港及內地先後減息後,蠢蠢欲動的股市隨即反彈,恒指3星期累飆逾5000點,勢如破竹。
如果大家在上個月已經入市,要恭喜大家了,應該大有斬獲。當然師傅教落:「入市容易出市難」,要入市可能隨便買隻股份便可以,但何時止賺或者止蝕,則是一門學問,若在恒指52周低位時(即14794點)大家沒有摸底入貨,現時已經升了接近8000點,大家會否高追,還是「再坐一會」?
無論如何,減息當然會刺激股樓,令大家在經濟低迷之下鬆一口氣。不過香港結構性經濟問題,單靠減息未必能完全幫助復原。很多在疫前不會發生的事,現在都發生了。例如以往大家不會經常到內地度周末或假期,自「港車北上」實施後,大家周五晚已驅車到內地,可能星期日晚,甚至星期一早上才回港,周末的消費就通通用在內地。早前淘寶香港宣布,投入高達10億元人民幣,10月起推出「滿99元人民幣包郵」為期3個月,盼帶動銷情。
疫情後不論香港或全世界,在生活和經濟模式都出現很多變化,如果大家一成不變,利用以往的模式經營生意,隨時會被社會巨輪淘汰。現在營商,除了需要勇氣面對困難、不斷創新之外,我經常說在疫情中需要有逆向思維,思考如何在不同角度營商。在疫情後,這種逆向思維要再逆向一次,當然不是返回疫情前的模樣,而是好像周星馳在電影《家有囍事》施展「巴黎鐵塔反轉再反轉」,再一次用逆向思維扭轉劣勢。疫情後內地與香港加速融合,在此營商環境下香港企業有何優勢,可以繼續利用優勢?而打着「香港製造」這個金漆招牌,是否能殺出一條血路?
更多方保僑文章:
- 打風開市鞏固港金融中心地位
- 資產代幣化助港金融創新領先
- 蘋果推摺機 先要跳出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