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iss
城大電子顯微鏡|獲產學研1+資助 冀3年內量產
By 信報財經新聞 on July 25, 2024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現有的電子顯微鏡科技,受成本高和體積大等限制,亦要在極低溫環境操作。城市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陳福榮領導的團隊,開發一款可在室溫操作的「脈衝電子空心錐照明混合TEM/SEM電子顯微鏡」,目標是實現電子束和樣本產生「零作用」。項目最近獲政府「產學研1+計劃」資助,冀3年內推出市場及量產。

可室溫操作 獲政府資助
城大新設計的電子顯微鏡系統,多方面克服了現有技術的限制。首先,新系統脈衝電子源減少軟材料樣本的輻射損傷,對保護生物樣本尤其重要。其次,透過空心錐照明技術產生的樣本放大圖像,其「對比度」是傳統透射電子顯微鏡模式產生的明場圖像4倍。此外,城大團隊利用已開發的色差和球面像差校正器(CS/SS)技術,進一步提高顯微影像的空間解像度。
這套電子顯微鏡系統是座枱型,混合了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及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特點,但體積細小兼具成本效益。除了在普通室溫下研究3D蛋白分子重建及納米材料,亦適用於多種應用場景,例如對印刷電路板的金屬接觸點、納米顆粒及其他生物樣本,均能提供極高解像度的成像。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