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AI監管引領潮流(車品覺)
歐洲議會早前以499票贊成、28票反對的壓倒性結果,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草案,為落實生效清除一個關鍵障礙。歐盟的《人工智能法案》距離生效只差臨門一腳,接下來的程序將進入成員國、歐洲議會和歐盟委員會的三方談判,為了填補法案正式生效前的這段空白期,歐洲和美國正聯合起草一份自願行為準則。
各方官員在5月底承諾將在幾周內起草,並可能擴大到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法案最初的內容其實並不包括聊天機械人,為了應對近幾個月該領域的最新進展,因此增加了一些條款,譬如要求企業明確標示聊天機械人,讓用戶知道他們正在與機械人互動。
另一重大補充是,要求全面記錄用於訓練人工智能(AI)系統的人類作品(文本、圖像、視頻和音樂)的任何版權材料,讓內容創作者知道自己作品是否被用於訓演算法,進而決定是否覺得被抄襲,並要求賠償。在尖端人工智能發展領域上,美國和中國扮演重要角色。雖然歐盟不是重要參與者,但有分析認為,在監管法規方面,歐盟往往扮演着引領潮流的角色,制定的規定經常會成為全球標準。
對這項法案的一些條款和規定,不同企業可能會產生疑問或意見,例如一些或認為這法案會增加其負擔和成本;一些可能會認為這法案限制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創新;但普羅大眾則認為,這法案對於保護人類利益和權益是必須的。
代表既得利益者的一群科技領袖們,也一直在試圖影響各國對AI的辯論,ChatGPT開發商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最近幾個月在南美、歐洲、非洲及亞洲馬不停蹄,會見了至少100名美國議員和其他全球政策制定者,其中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阿爾特曼已呼籲對人工智能進行監管,但他亦表示,該公司可能難以遵守歐盟的法規草案,並威脅退出。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