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Black Mirror下的生活 (黃岳永)

By on October 21, 2022

本文作者黃岳永為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近幾年的iPhone愈來愈無聊,最近蘋果公司推出iPhone 14,原先還想會有什麼新功能,結果希望愈大失望愈大,手上的14 Pro Max與14版本相差無幾,最大分別只是14的「M字額」變為動態島熒幕設計,純粹是噱頭高於一切。真想知「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在天之靈對此有何想法。

相對之下,三星今年推出可摺疊手機Z Fold 4及Z Flip 4便好玩得多。還記得去年我試用Z Fold 3時,朋友紛紛驚訝我為何突然轉投Android懷抱。今年的新機功能與上一代比較大致相同,但可折疊屏幕令手機瞬間變為平板電腦的賣點,暫時仍很難被打敗或取代。

人們對屏幕的要求愈來愈高,在智能手機上閱讀電子書、追看劇集及打機時,自然希望有更大的屏幕。(路透資料圖片)

平心而論,無論是作為IT人、開發人員或者天使投資者,這些年來我試用不少Android產品,惟從未把其用作主要設備。對多年來一直使用iPad、MacBook及AirPlay,連政府消費券都是存放在Apple Watch的我而言,其實很難「搣甩」蘋果產品(更別說其AirDrop功能實在是超級好用),不過三星的折疊屏幕仍能吸引我在試用後持續使用。過去一年用可摺疊手機的經驗,不只令我對三星刮目相看,連帶亦多用了Google的Android系統,名副其實是Opening windows to our Cloud。

現代人生活與各種各樣的雲端系統密不可分,照片會上傳Apple或Google,文件是放在Dropbox或Google Drive,筆記或者To-Do List又是另一種軟件。即使間中仍然會用紙筆作記錄,但都會掃描紙本再轉成PDF文件儲存,個人「圖書館」內多種不同資料,包括影片、熒幕截圖、電子書及音樂等,無論是整理及閱讀都需要「Black Mirror」(黑鏡),後者自然而然就變為生活必需品。

科技容易令人上癮,關機後的黑屏如同一面黑色的鏡子,讓人空虛和不安。(Freepik網上圖片)

Black Mirror原本泛指電視、顯示屏、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等會使用黑色屏幕的科技產品,用法可大致分為兩種──創造及消費。前者涉及複雜的構思想法,要準確組織表達自然需要更大的屏幕及功能;後者則以消費及通訊為主,小型智能手機便足以應付。不過,現時人們對屏幕的要求愈來愈高,在智能手機上閱讀電子書、追看劇集及打機時,自然希望有更大的屏幕;當所有資料都在雲端系統之上,多幾個顯示屏工作也更為方便。

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便指其Metaverse(元宇宙),絕對可以滿足人們對Black Mirror的需求。憑着AR/VR設備,可隨時隨地如電影般展示三、四面虛擬屏幕,把任何地方變為工作間。即使這些虛擬屏幕的解像度不足,手勢介面仍需改進,惟已是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當元宇宙成為日常,我們與Black Mirror所描繪的世界,已相差不遠。(Freepik網上圖片)

自劇集Black Mirror出現,黑鏡這個詞彙多了另一重含義,其作者Charlie Brooker曾表示,科技容易令人上癮,關機後的黑屏如同一面黑色的鏡子,讓人空虛和不安。仔細想想,當元宇宙成為日常,我們與Black Mirror所描繪的世界,已經相差不遠。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