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港青北上拓亞麻籽食品 (朔海食品科技發展 陳港文)

By on July 22,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陳港文建議青年人到內地交流、實習,了解大灣區不同城市特點。(陳施敏攝)

陳港文建議青年人到內地交流、實習,了解大灣區不同城市特點。(陳施敏攝)

近年本港不少青年人選擇北上創業,有本地大學生與廣州暨南大學團隊,合作把亞麻籽提煉技術應用在食品研發上,產品現時在淘寶拼多多等多個電商平台銷售。今集請來朔海食品科技發展(廣州)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財務官陳港文,分享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業經歷。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文)陳港文 朔海食品科技發展(廣州) 聯合創始人

陳:首先,為何在廣州創業?你選擇城市時,有何考慮因素?

文:我有個中學同學,在完成中學文憑試(DSE)後,決定到暨南大學升學。隨後,他在暨大結識了理工學院的教授及學生,知道對方打算發展一個亞麻籽食品項目。我們二人修讀商科專業,對市場有一定觸覺,加上廣州創業風氣盛行,當地政策有助發展,促成我們北上創業。

修讀商科的陳港文夥拍暨南大學團隊,把亞麻籽提煉技術,應用在食品研發上。(受訪者提供圖片)

修讀商科的陳港文夥拍暨南大學團隊,把亞麻籽提煉技術,應用在食品研發上。(受訪者提供圖片)

廣州最大好處是大家主要說廣東話,當地官員多能操流利粵語。推出產品或傾談合作時,至少不會有語言障礙。

其次,廣州滙聚不少港人,例如當地創業空間「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就是由兩名港人創立,為有意到當地創業的港青,提供公司註冊、辦公選址、資源對接等支援。相比上海、北京等城市,廣州與香港距離更近,資源併合更容易。

陳:創辦人團隊皆是學生,創業過程有何挑戰?

文:作為學生團隊,實戰經驗不多。公司成立初期,產品標誌曾被一家公司狀告侵權,我們只能邊做邊學,例如與對方溝通,標誌哪部分的設計有侵權嫌疑,需要我們修改;是否要聘用律師、打官司等。慶幸在多番溝通下,對方撤回控告,最終和平解決。

此外,內地資訊流通相對較弱,港人到內地創業,需要接觸港澳聯絡官員、內地官員,香港的政務官亦是橋樑,提供大量內地的即時資訊。在兩地官員協助下,創業者才能更全面地掌握資訊,例如高層次人才申請計劃、創業基金、比賽等。

廣州當地多能說粵語,且匯聚不少港人,資源併合更容易。(中新社資料圖片)

廣州當地多能說粵語,且匯聚不少港人,資源併合更容易。(中新社資料圖片)

在廣州創業,當地政府給予團隊不少支援,例如團隊近日參加的創業比賽「贏在廣州」,正是通過官員、學校等途徑得知。我認為與內地官員交流很尋常,對方讓創業者更了解相關政策、規避風險等。正如剛才提到的標誌一事,若我們事前向對方諮詢,相信能避免事件發生。

具國際視野 研發有優勢

陳:你多次在內地交流實習,當初如何適應?中港兩地年輕人,各有什麼優勢?

文:我曾到山東大學交流,且曾在上海的大型企業實習。我的普通話水平不俗,相對容易融入內地同學的圈子。不過,諸如開設銀行戶口、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日常瑣事,當初非常陌生,要依靠內地朋友協助。兩地文化的確存在差異,我們需要有心理準備,最重要是融入別人文化、汲取對方所長,多與當地人接觸交流、了解對方生活習慣,例如北方人喜歡飲酒、高談闊論等,自然就能適應。

陳港文認為,港人始終更具國際視野,在創新、研發更具優勢。(陳施敏攝)

陳港文認為,港人始終更具國際視野,在創新、研發更具優勢。(陳施敏攝)

我留意到,香港學生充滿千奇百怪的想法,能為內地團隊帶來新奇概念;內地學生非常勤力,做事願意投入時間、心機。還記得曾與內地同學合作撰寫投案,對方只需兩天便完成,且質量極高,反觀香港同學仍在討論階段。不過,港人始終更具國際視野,在創新、研發更具優勢。

赴灣區發展 先了解政策

陳:對有意赴大灣區發展的年輕人,你有何建議?

文:哪裏有機遇,哪裏就有人想了解。尤其最近兩年,有更多人提及到大灣區發展。然而,去到執行階段,不少人因為經驗、人脈不足等憂慮而卻步。我雖在廣州出生,但3歲移居香港,內地人脈資源不多,碰巧有位香港朋友,北上升讀大學而已。有意到大灣區發展的青年,首先要了解「9+2」城市的不同政策,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例如,深圳有騰訊(00700)、華為等科技巨頭,適合科技相關產業。至於廣州及珠海,較適合發展生物科技。此外,亦可參加交換計劃,到不同城市交流、實習,甚至短期旅遊亦可,了解不同城市的人文風景,判斷是否適合自己。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