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培植魚肉取精華 初創研製護膚品材料

By on March 22, 2021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Zellulin可代替魚膠原蛋白,具有抗氧化、促進癒合及皮膚細胞再生等功效。(受訪者提供圖片)

Zellulin可代替魚膠原蛋白,具有抗氧化、促進癒合及皮膚細胞再生等功效。(受訪者提供圖片)

人工培植肉近年備受關注,被視為解決糧食短缺方法之一。主打研發培植魚肉及花膠的香港初創Avant Meats,其公司聯合創辦人陳解頤及首席財務官梁家樂接受訪問時表示,公司正透過細胞培植技術,從魚細胞中抽取精華,作為護膚品原材料。

所謂培植魚肉,簡單而言是在魚身上提取所需細胞,之後建立細胞株,讓細胞在嚴密監控的生產機器內生長,成為培植肉產品。基本上,任何主要用來食用的魚類都可以抽取細胞,再製造出培植肉,而該公司目前的培植肉產品一般源自石斑。今次研發的護膚品原材料,其細胞則來自黃花魚,好處是膠質含量較高,製作護膚品原材料及培植花膠均相當適合。

魚柳花膠主業仍在測試

培植魚肉和護膚品原材料的技術原理頗為相近,團隊先抽取黃花魚細胞,透過培養器加以培植,完成後便可收取魚鰾細胞,把細胞外壁移除,再抽取當中的有價值成份加以處理,便可以用作護膚品原材料。這種經過細胞培植技術產生的功能蛋白命名為Zellulin,可以代替膠原蛋白,具有促進肌膚抗氧化、癒合及細胞再生等功效。

培植魚肉等相關產品,仍停留於「公司內部試味階段」。(受訪者提供圖片)

培植魚肉等相關產品,仍停留於「公司內部試味階段」。(受訪者提供圖片)

梁家樂指出,公司現時計劃跟護膚品生產商合作,一同研發可有效發揮Zellulin功效的護膚品,並向對方供應Zellulin,「目前已跟10間以內的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我們將向對方提供原材料,一同研發新護膚產品,但暫沒有任何產品詳情可以披露。」二人強調,公司擅長研發技術,而非生產消費品,「我們不會建立自家護膚品品牌,以及在大型商場內開品牌門市。」

至於公司起家的培植魚肉,陳解頤說,相關產品仍停留於「公司內部試味階段」,意味消費者暫時未有機會品嘗。她表示:「兩年過去,如今達到了一些milestone(里程碑),接下來需要量產培植蛋白,當中又牽涉另外一些開發工作。」

夥拍中山生物公司試產

陳解頤透露,公司最近跟內地生物技術公司「中山康晟生物」合作,利用後者的設施配套,例如是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等試產,測試產品培植配方及生產流程,為正式量產作好準備。公司日後仍需要自行投資廠房,以便量產產品,「試產時累積的經驗和數據,在廠房設定、儀器添置上都用得着。」

陳解頤透露,公司最近跟中山康晟生物合作,測試產品配方及生產流程。(受訪者提供圖片)

陳解頤透露,公司最近跟中山康晟生物合作,測試產品配方及生產流程。(受訪者提供圖片)

二人期望公司明年可以開始小批量生產產品。由於護膚品原材料所需的產量理應比培植魚肉較少,「始終魚肉消耗量,一定高於護膚品原材料」,他們估計,公司在未來數年或先主力銷售Zellulin,「相信到了2023、2024年左右,便會有採用Zellulin的護膚品面世。待生產規模增加、成本降低,便會開始力谷培植魚柳、花膠等。」

梁家樂直言,護膚品原材料量少而利潤高,培植魚肉則剛好相反,兩者各有優勢,「但最重要是降低培植細胞的成本。其實很多產品都用得上細胞培植技術,我們不需要將這些產品一一培植出來,但可以提供培植細胞予其他公司使用。」

雖然培植魚肉尚未有確實的面世時間表,但二人提到,公司正跟個別即食食物(ready to eat food)公司合作,利用Avant Meats的技術協助開發培植肉類產品;日後既會向餐廳供應食材,亦有意以自家品牌名義推出培植魚肉。

梁家樂認為,培植護膚品原材料產量少而利潤高,培植魚肉則相反。(受訪者提供圖片)

梁家樂認為,培植護膚品原材料產量少而利潤高,培植魚肉則相反。(受訪者提供圖片)

問到公司融資狀況,他們稱,公司去年籌集到310萬美元(約2418萬港元)種子輪資金,投資者包括專門投資植物肉、植物製乳製品和替代蛋白企業的Lever VC,以及CPT Capital等。

梁家樂稱,不少投資者有意注資Avant Meats,「不過本港以至亞洲的投資者很多都對投資Deep Tech(深度科技)存有戒心,畢竟他們一般都想短期內產生投資回報。但我們始終是一間科技公司,透過科技解決食物問題是本業,我們都希望遇到真正願意投資科研的投資者。」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