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半年內公布創科路線圖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團結香港基金論壇上致詞時表示,全球對創科人才及企業的競爭激烈,政府需要在這方面做更多工作,正為未來5至10年創科發展規劃戰略路線圖,預計在半年內公布。他指出,有關規劃的重點包括建立一個創科生態系統,能促進政府、產業、學術及研發等界別之間的跨領域及跨地區合作,把上游研發與中及下游市場連接起來。
陳茂波續說,創新、創科對香港十分重要,亦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令經濟更多元化,並可為市民創造就業機會;本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正致力推動創新與科技發展,投入資源加強基建和吸引人才,很有決心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樞紐。
他稱,政府在過去5年已投入逾1500億元於創科發展,帶動本港初創公司數量由2014年約1000間,增長至目前超過4000間,同時風險投資總額由當年的12.4億元大幅上升至420億元,在創科領域的就業人數上升三成,達到逾4.5萬人。

與大灣區增強協同效應
陳茂波提到,香港在研究方面做得很好,但研究成果要與商業化及產品結合,才能使創科發展變得可持續。故此,香港將聚焦於創科基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及新田創科城等建設,再聯手深圳的創科區域,有望成為世界級創科樞紐。
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合作空間廣闊,他指如果香港要成為區域性創科中心,必須掌握各自的力量及善用自身優勢,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有很多機會可以互相協作,包括整合創科資源,不論是人才或資金,並加強協同效應。
對於吸引人才來港,陳茂波強調,人才是創科的最重要資源,在過去接近兩個月的《施政報告》諮詢期間,政府已全面聽取各界對吸引人才及戰略企業來香港的建議,計劃推出相應措施。
團結香港基金副主席、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在論壇上說,創新過程除了首階段的「由零到一」,即把創意轉為產品的原型外,亦包括後續的小規模生產、持續的測試和再設計,以及檢視產品在市場的表現,並達成大量生產。他又提到,這3個階段,香港能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因區內擁有消費客群,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並做到大量生產。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