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未見AI乘勢取代 外判省時有需求 惟須掌握新用法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功能強大,可充當日常辦公得力助手,有打工仔擔心因而被搶去飯碗,文案撰稿員、設計師、程式員、影音製作人等都屬高危一族。本地自由工作配對平台Freehunter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鄭康桁接受專訪時指出,暫未見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s)被AI頂替,但認為任何人都要掌握AI使用方法。
Freehunter在香港、台灣及新加坡提供自由工作者及工作機會配對服務,涵蓋攝影及影音製作、數碼營銷、文字工作、設計及藝術、程式開發、商業服務等40種工作領域。
這些工作有不少其實可由ChatGPT、Midjourney之類生成式AI工具快速完成,惟鄭康桁暫未見到AI取代自由工作者的趨勢。
精準指令控制成品方向
鄭康桁解釋,過往有些企業礙於工時及技術所限,會把部分工作外判予自由工作者,相信後者具備專業技能可以確保成品質素。即使AI當道,企業亦沒誘因花時間,自行以各種提詞(Prompt)指示AI生成答案。
AI給出的答案,更隨時文法不通甚至出錯,所需的校對時間未必少,不及把工作外判那樣「一勞永逸」,「除非企業重量不重質,但願意出錢找Freelancers的企業,很少這樣想。」
主要承接撰稿、社媒帖文及翻譯工作的自由工作者Kaman曾利用ChatGPT協助撰文,「發覺指令要落得很精準,否則所生成的文章很易方向錯誤。例如,我叫ChatGPT寫一段Lead(文章引言),那200字當中一半都是重複,所以我都少用(ChatGPT撰稿)。」
Kaman又指出,有客戶過往會把翻譯工作外判給她,如今對方索性用ChatGPT自行翻譯,「基本上,文字工作者好易被取代,尤其很多人不覺文字有價,本身不想付很多錢給我們(文字工作者)。現在有AI,我們在很多人心目中,更加可有可無。」
工種縱留存 從業員減少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鄭康桁亦無法肯定生成式AI,會對人類帶來多大衝擊,「但只要人肯學習AI,我估計大部分行業在未來3年,都不會被取代。」
他假設一間企業引入AI後,原本由10人完成的工作變成兩人包辦,人手及開支大幅削減,「正常企業會將省下來的錢再投資、增加更多工作,那時一樣要聘用人手。」
鄭康桁認為,10年後AI取代人手的情況可能加劇,但所謂高危工種如撰稿員等不會消失,惟從業員會減少,成功留下來的,都會是具備溝通能力、創造力、轉型能力、懂得運用AI提升效率的人,藍領勞動工作較不受AI影響。
此外,AI會衍生新工種,正如過去十多年社交媒體興起,造就網紅發展。Kaman亦指出,外國已出現ChatGPT Writer這門新職業,專職向AI提供指令,以生成文字或圖像。
採訪、撰文:陳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