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iss
本地創科動態|理大生物礦化技術 防止海洋基建腐蝕
By 信報財經新聞 on April 11, 2024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微生物誘導腐蝕(MIC)是海洋環境普遍存在的現象,會導致混凝土等基礎設施出現包括裂紋的結構性損壞,縮短建築結構的壽命。香港理工大學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李向東【下圖】帶領的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種創新的生物礦化技術,為海洋混凝土設施提供有效屏障,免受微生物誘導腐蝕影響,實現海岸結構物的可持續應用。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

開發生物礦化膜變屏障
李向東解釋,生物礦化技術以二氧化碳產生礦物沉澱物,能有效增加混凝土結構的耐用度。研究顯示,生物礦化處理通過減少硫酸鹽還原菌的總量及相對豐度,有效防止微生物誘導腐蝕。這種技術有助抑制腐蝕,從而實現可持續的海洋混凝土結構,在腐蝕環境的應用潛力無窮,適用於如海洋環境、污水環境及水冷卻設施。如果生物礦化膜保持完整,便毋須在混凝土結構物上再次塗漆,進一步降低建築成本及碳足跡。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