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iss
日大學開設恐龍系 數碼科技探索史前
By 信報財經新聞 on March 16, 2023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恐龍作為人類出現之前的陸上霸主,一直是學界熱門研究課題。《朝日新聞》報道,日本福井縣立大學將成立「恐龍學部」(香港稱為學系),最快於2025年春季開課,預計錄取30名學生。負責人接受另一日媒Dime訪問時指出,學生將學習以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3D模型等科技,進行恐龍相關的研究。

位於日本中部北陸的福井縣,是恐龍研究「重鎮」,當地發掘出土的化石佔全國八成;位於福井縣勝山市的縣立恐龍博物館,佔地4500方米的展廳內,陳列出44具恐龍骨標本,被稱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吸引各地旅客慕名造訪。
創立恐龍學系之前,福井縣立大學已設有恐龍學研究所,所長西弘嗣及另一學者柴田正輝早前接受Dime專訪時提到,恐龍研究方面,數碼科技早已大派用場,例如透過電腦斷層掃描(CT),有助分析化石內部構造。因此,恐龍學系課程亦會教授學生運用VR、AR、MR(混合實境)等科技協助發掘化石、進行恐龍相關研究等。

以古鑑今對付溫室效應
西弘嗣及柴田正輝表示,恐龍學系課程除了為恐龍研究培育人才,畢業生亦可從事地質調查、土木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他們學習到的VR、AR等技術,相信亦有助他們投身觀光旅遊業。
二人強調,人類正面對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等問題,但恐龍身處的中生代(Mesozoic,介乎2.51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橫跨三疊紀、侏羅紀及白堊紀3個地質年代),地球溫度及空氣二氧化碳濃度比現時高出數倍,研究恐龍如何適應當時的環境,相信可為人類應對溫室效應、建立永續社會帶來啟示。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