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黃金 (香睿剛)
自新冠疫情爆發,日本相機業界進入嚴冬,上周東京橫濱復辦4年來首個實體攝影器材展覽「CP+」(Camera & Photo Imaging Show 2023),馬上吸引大量攝影發燒友入場參觀。
筆者上一次到CP+,已是2011年的事,記得當時Pacifico橫濱會場內擺滿各式各樣的相機、配件裝備、背包行李袋等等,走一趟便看到整條產業鏈運作,不難想像相機業在日本養活了幾多人。
根據當地傳媒報道,相機業最風光時期是2008年,那段日子整個行業(日本佔全球份額的大多數)年出貨量高達1.2億部,約值2.16萬億日圓。
定價愈來愈貴
此後10年,智能手機普及化,相機銷量每況愈下,到2020年疫情開始大流行時,整個相機市場規模不及高峰期的五分一!期間,有多少在CP+見過的公司結業、員工被解僱,相信數之不盡。
在智能手機的相機功能不斷提升的當下,參展CP+的公司要吸引觀眾和潛在買家,靠的是一個「貴」字。
今年有份展示產品的相機名牌,如Canon及Nikon等,早已靜悄悄地停產了大部分數碼相機,取而代之的是更高價的可換鏡頭相機系統。
Canon這次展示的新款EOS R8,預定售價為26.4萬日圓,其對手推出的同類產品價錢也與此相若。而這26.4萬日圓買到的只是相機機身,之後還要配定焦鏡、遠距鏡、變焦鏡、大光圈鏡、廣角鏡等,加起來隨時超過百萬日圓,荷包支持不住的,大可免問。
為相機業打氣的日本傳媒到CP+取材後,指相機行業未來大有可圖,從疫情低谷走出來後,過往兩年出貨量均按年提升了4成或更多,加上相機定價愈來愈貴(2023年相機平均定價為8.8萬日圓,是2013年的6倍以上),為有份推出高端產品的日本相機品牌帶來可觀收益。
嗜好上的代溝
諷刺的是,這不正是以前Leica及Hasselblad等歐洲相機品牌被日本相機產業擊敗後所走之路麼?
相機定價愈貴,能負擔的消費者就愈少,再過十年八載,一整代的年輕人由沒有擁有過相機的童年步入中年,即使消費力逐漸上升,也不見得會選擇買一部爸爸或伯伯一輩愛用的「單反」相機。
這種嗜好方面的代溝,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如40歲以上的人相對較多用Facebook,20歲左右的只懂抖音,或中年以上者賭馬,年輕人則賭波,習慣上的差別不來自經濟能力,而是習慣使然。
筆者2011年去過CP+後,便進入「單反」系列,直至疫情出現前,家中一共買了兩個防潮箱,不下10支鏡頭以及5部以上的相機機身,其餘背包、備用電、閃光燈以至照片編輯軟件等等,計不清投入了幾多萬港元了。
過去3年天天防疫,這些奢侈品一直放在家中角落,稍後暑假若有機會旅行,不知道會否願意背着沉重的一機三鏡,帶着小朋友去自駕遊。有時候,有些嗜好放下了,要重拾起來並不容易,日本相機業看完Feel Good的銷售數字後,千萬不要以為是好景將至,消費者對拍照的熱情一日不回,眼前美景可能是愚者的黃金(Fool’s Gold)而已。
撰文 : 香睿剛
(編者按:香睿剛最新著作《笑看東瀛2》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