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創科指數 港排第七 廣東江蘇北京搶佔三甲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香港理工大學旗下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昨天公布首份理大創新科技指數報告。全球四大灣區創科排名中,美國三藩市灣區居首位,緊接是日本的東京灣區、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區及美國的紐約灣區。此外,大中華34個地區的創科榜中,廣東、江蘇及北京位列三甲,創科指數分別為6.67、5.20及4.72;香港以3.53排第七位,其中產業分項更「捧蛋」。
產業分項捧蛋 研發開支遜色
指數主要按五大範疇評分,分別是研發、初創企業、人才、產業及影響,比例各佔30%、30%、15%、5%及20%,評分制以10分為基礎。綜觀全球四大灣區創科排名,美國三藩市灣區以總分6.99稱冠;日本東京灣區以總分4.07跟隨其後,當地以先進機械人,以及電子產業聞名;排名第三的粵港澳大灣區總分3.75,在研發及初創企業分項評分最低,惟在人才、產業及對社會的影響分項指數較高。位於美國東岸的紐約灣區,為金融和媒體的樞紐,以總分3.14位列第四。
香港擁有自由市場經濟、貿易暢旺及宜居環境的優勢,於創業投資的平均交易規模及高科技出口分項得分,均領先於大中華其他地區。不過,香港的排名受限於研發投入、專利申請數量、創科從業人員及初創企業數量,以及製造業對本地生產總值(GDP)的貢獻分數較低。
即使香港的研發總開支(GERD)佔GDP的比率,由2016年的0.74%提升至2022年的0.99%,仍低於大中華地區平均的2.4%水平。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指出,香港由公營投資主導研發開支,而廣東、江蘇和北京優化投資政策,促進民間資本投資當地初創企業,本港有需要加大私人企業研發投資。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兼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崔永康稱,專利數量是衡量創科發展的指標,建議政府增加對企業或個人申請撥款的上限,同時加強培育創科人才庫。
理大促加快工業轉型 建生態圈
研究預測,若香港實現特區政府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願景,本地創科排名將於2027年及2032年,分別上升至第六及第三位。報告建議香港加快新型工業化,加大研發投入及鼓勵專利申請,支持創科初創企業及建構創科生態圈。
另一方面,香港擁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提倡留住及吸引創科人才,並提升公眾的創新意識,培養以開放態度應對挫折。
對於香港致力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報告建議港府發展綠色經濟,考慮以香港科技園、數碼港及大專院校為切入點,支持環保技術的研發。同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亦可捉緊Web3時代機遇,進一步擁抱數碼經濟。透過建設國際領先創科中心,讓香港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城市合作以互聯互通,將有助提升區內整體排名。
成立於2022年的PReCIT,是大學層面的交叉學科創科政策智庫。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碳中和城市、大灣區創科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