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在科網時代更應「走出去」(黃岳永)

By on April 24, 2015

本文作者黃岳永為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FirmBee圖片

每到一處地方,若然時間允許,參觀校園是我必然的行程之一。我熱愛到學院散步,親身感受校園氛圍,了解其教學理念。在今次歐洲之旅,我便到了聯合世界書院(United World College,下稱UWC)位於意大利Tireste的分校參觀。

先說說UWC的背景,它由德國人Kurt Hahn創辦,成立於1962年。當時是二戰之後,地區之間爭執不斷,百廢待興,在這個環境之下,他相信不同背景的年輕人聚集起來,將有助解決不同地區的衝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世界。

學生來自全世界

這是非常有趣的理念,把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宗教、政見或貧富背景的年輕人放在一起,相當於把全世界的學校來一個大集薈。雖然UWC的背景難免被視為貴族學校(現任會長是約旦的努爾王后,前任會長包括英國查理斯王儲,已故黑人民權領袖曼德拉更是榮譽會長),惟絕非只收「貴族」學生,很多貧困學生亦可透過獎學金入讀。

在校園中,膚色、國界、宗教這些界限都變得模糊,真正達致「有教無類」原則。以色列的猶太學生可以與來自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學生攜手研究項目,大家的膚色不是問題,人們之間沒有仇恨與敵視,就如John Lennon名曲Imagine描述的烏托邦,是一個無國界無膚色的地球。

在意大利的UWC,200多名學生分別來自全球90個國家及地區,名副其實是一個小小的聯合國。若是打算讓小孩到海外升學,我認為這所學校是一個理想的選擇,比起一眾英美名牌私校不遑多讓,其獎學金制度亦相當完善。當然,學生來自不同背景,總會產生文化衝擊,但學校便是要他學懂尊重其他文化,透過與各國學生的交流,孩子可以真正的面向世界,而非在象牙塔中死讀書。

爭取命運自主權

其實,互聯網令全球緊密相連,科技發達讓人們更容易「走出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年輕人不應被傳統的框框限制,需要用宏觀眼光看未來,努力爭取命運的自主權。在Tireste這個意大利北部小鎮,我認識了幾名分別來自新加坡和香港的學生,他們不諱言,很多人不大明白他們為何放棄家長精心安排的、能夠順利升讀名牌大學的頂級名校,反而老遠地跑到這個小聯合國來挑戰自己,其實原因就只有一句話──「I know what I want now!」

在科技的幫助下,語言不是問題,距離更不是障礙。我有一位原在投資銀行做Programmer的朋友,便毅然辭職轉到倫敦發展,他跟我說真是最怕「貨比貨」,原來在推動高科技創新企業方面,倫敦要比香港走前得多。另一位年輕的香港創業家,則利用大數據和移動技術,為紐約的雜貨零售商店帶來革命性的轉變;他的創意獲得VC創投公司賞識,目前已經是一家50人公司的小老闆了。大量例子告訴我們,目光不應局限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無論男兒或女兒,都應該志在四方。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