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女將教初創迴避盲點 對產品勿太自信 多理解市場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如要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具潛力的初創企業、初創支援平台及風險投資人,三者缺一不可。曾悉數涉足上述領域的人,在本港為數不多,王瑩是其中一位,她今年3月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轉投港鐵(00066)全資子公司MTR Lab擔任總經理,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時稱,初創必須了解市場需要,偏偏這是不少創辦人的共同盲點。
MTR Lab主要針對六大領域,包括智慧出行、智慧城市、金融及數據服務、房地產科技、新零售和可持續發展,投資或培育當中具潛力的初創項目。對王瑩而言,支援初創是駕輕就熟的工作,她指出,過往在科技園工作時接觸的初創比現在多,「難以跟每間初創一同解決具體問題」。
港科研力強 積極追落後
初創面對的問題,大多涉及如何把新產品或技術方案推出市場,讓更多消費者接受,「初創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創辦人對市場及顧客需求有多理解。」她透露,很多初創創辦人都對自己開發的技術或產品充滿信心,認定它可於市場大賣,其實並非必然。
「不只香港,全世界的初創(創辦人)都對自己的技術或產品有很強believe(信念)。這種believe是有需要的,但創辦人要明白,這種believe亦可能令自己忽略了市場。」王瑩說。
王瑩早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從事風險投資工作,後來為伴隨港人丈夫而來港,於2015年加盟科技園,負責管理加速器計劃,一做便是8年,期間見證香港創科產業急速發展,「初創無論在數量及質素方面都不斷提升,公私營機構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投入亦大了許多。」
她認為,本港大學科研能力強,「在不同領域都有世界級研究人員」,發展創科本來就有優勢,只是香港一向的角色為金融中心,在金融服務這個產業有極出色發揮,無形中令創科等其他產業相對受到忽略。
如今香港在創科發展積極追落後,王瑩坦言,當中挑戰在於本地科技人才供應,可能追不上創科發展速度及需求,「但這是一個happy problem,因為創科發展好,令人才需求高。」
人才是發展創科的關鍵,王瑩指出,風險投資人投資初創,很大程度是投資於創辦人團隊,希望項目就算遇到各種變化及挑戰,創辦人都有能力帶領團隊逐一衝破。
遇難關要堅持才有未來
回顧昔日効力科技園時,王瑩遇過一位正面臨重大困難的初創創辦人,「他告訴我,如果下個星期問題仍未解決,他不知道公司是否捱得下去。」當時王瑩團隊找來顧問,協助該初創管理現金流、籌募短期資金及尋找新客,如今該公司仍然生存,「創辦人在艱難下曾有所動搖,但遇到困難一定要堅持,才會看到未來。」
王瑩直言「不想見到任何一間初創倒下」,「任何初創都會遇到好多重大困難,好的公司如果因為這些困難而做不下去,是很可惜的。」
採訪、撰文:陳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