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科研成果|中大AI驗腸炎一周知結果 可測多類菌種 2027臨床應用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市民懷疑患上炎症性腸病時,往往須輪候6至12個月方能獲得診斷結果。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一系列的腸道微生物標誌物,又結合多重微滴式數位PCR(m-ddPCR)及人工智能(AI)檢測模型,研發出一款炎症性腸病診斷工具。這項非入侵性技術有助降低檢測成本,同時緩解醫療系統壓力,料2027年在本港臨床應用。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醫學》。
目錄
非入侵診斷 費用遠低於腸鏡
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黃秀娟表示,透過標誌物檢測方法,病人只需提供約一匙羹份量的糞便樣本,送往實驗室提取DNA(脫氧核醣核酸)及測試標誌物。經AI模型評估後,一星期內即可獲得檢測報告。
這款以機器學習技術開發的模型,識別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的ROC曲線下面積(AUC)高達0.94。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張靖婉解釋,這指標用於衡量分類模型的準確度,愈接近1代表其識別能力愈強。
張靖婉續稱,團隊目標是把實驗室技術轉化為臨床試劑盒,因此嘗試通過m-ddPCR優化檢驗流程,一至兩日便可獲悉結果。以檢測8種標誌物為例,從8次縮短至2次,速度大幅提高3倍。基於m-ddPCR數據建立的AI模型,AUC仍達0.89,準確度理想。
臨床應用方面,中大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家亮提到,未來將在公立或私家醫院使用有關技術,仍需與醫管局協商。至於醫療成本,陳家亮指出,雖未能確定具體數字,但強調比大腸鏡檢查費用相宜不少。
全球不同種族均適用
黃秀娟表示,現階段的主流診斷方法為腸鏡檢查,以及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力共振掃描(MRI)檢查。方法雖精準,惟公立醫院的等候時間,隨時超過18個月。此外,由涉及多種檢查,整體醫療成本可達6.5萬元。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生鄭佳瑩稱,研究團隊分析11個國家、5979個不同種族的糞便樣本後,最終確定10種與潰瘍性結腸炎、9種與克隆氏症相關的菌種作為診斷標誌物。張靖婉強調,以往研究大多集中於特定人種,是次團隊的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了全球適用的標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