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天香港「共享經濟」會飛
很多人說「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是屬於年輕一代的,據彭博新聞社調查,發現18至34歲青年雖只佔美國勞工市場三分一,卻佔了共享經濟參與者的七成比重。
「共享經濟」的定義並無定論,大都強調將「閒置」的資源跟他人共用,由住宅、汽車、小家電,以至知識、時間、資金。最初它是非牟利的資源共享,如2001年創立的「維基百科」,便是世界各地參與者共同「無償」建構的;10年前在法國里昂建立的單車共享服務也基於同一理念。
美四成勞工將為自由人
同時,近年年輕人之間愈來愈多流行半職工作或自由工作(Freelance),因為年輕一輩對工作、生活、興趣的平衡更加重視。這也是全球現象,據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系的Ruth Milkman教授估計,隨着「共享經濟」流行,美國的自由工作者會由今天佔全國勞動人口三分一,上升至5年後的四成。
無怪乎「共享經濟」和年輕人一拍即合,因為年輕人除了重視工作生活平衡外,也喜歡工作時間有彈性,許多更勇於嘗試新事物,所以不論服務一方或消費一方也對這個新模式擁護有加。
以目前備受注目的共享經濟平台為例,創辦人大都是二三十歲出頭,例如教你出租自己住所的Airbnb(Brian Chesky在27歲創辦)、出租私家車的Uber(Travis Kalanick在33歲創辦),以至內地的「PP租車」(王嘉明2014年入選福布斯30歲以下創業者榜)和「滴滴打車」(創辦人程維現年32歲)。
這種新經濟模式更會把「餅」做大,而並非單純蠶食「舊經濟」的收入。曾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普林斯頓大學Alan Krueger教授在與人合著的文章中,分析在美國擔任Uber司機的勞工市場。根據Uber內部數據,發現這個業務製造了成千上萬的賺錢機會,當中包括因車費較廉,選擇乘坐的人多了,從業員收入因而增加。
共享經濟的特色是中介平台與服務提供者採取分賬形式,即它收取部分收入後,其餘的就落入車主、屋主等服務方的口袋。
據《福布斯》估計,這些落入眾人口袋的收入在2013年高達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比之前一年上升25%。羅兵咸永道(PwC)更估計,到2025年,共享經濟的全球經濟效益會達3350 億美元,發展勢頭凌厲。
香港又怎樣?
香港幾位同樣20多歲的年輕人,亦分別創辦了不同類型的平台,計有2013年成立的共享汽車平台Carshare,鼓勵只在假期駕車的Sunday-Driver把平日閒置的汽車出租,目前該平台有1500車主及2萬會員,當中一半會員每月租車1次,日租平均400至500港元,Carshare向車主收取租金的三成;最重要的是,服務也包括了汽車保險。(聽說Uber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買一份覆蓋全世界所有在Uber上營運汽車的保險!)
今年初創辦的旅遊交友網站Sam the Local平台,配對不同喜好、專長和空閒時間的導遊和旅客,導遊收費自訂,每次配對成功後,平台會向導遊及旅客分別收取交易金額的兩成及一成為服務費。手機應用程式Gaifong App(Gaifong即粵語「街坊」)為用戶提供家品共享平台,這個於去年底成立的平台以「借得就借」為口號,從衣服、床褥到樂器及電子產品都可互相租借,租金由物主自定,平台收入來自成功出租物品的一日租金。
初創公司眾籌 港法例跟不上
自明年年中開始,一般美國民眾便可參與「股權式眾籌」(Equity-Crowdfunding,投資者的回報是公司股權),預料相關法案實施後,將可協助更多初創公司籌集資金。但對於這些新經濟模式,香港在法律規管方面仍未跟得上,期望有關當局能夠加快腳步重新審視相關法例,讓共享經濟模式的初創公司靈活發展。
近日不少朋友都談論口碑載道、票房已突破千萬港元的港產片《哪一天我們會飛》,當中年輕人對夢想的追求觸動了許多人。現實中,我希望更多年輕人也一起追尋自己的夢想,在2016年努力朝着目標打拚,讓理想有一天起飛!
參考資料:
· “These Charts Show How the Sharing Economy Is Different”, 15-06-2015, Jennifer Rossa and Anne Riley, BloombergBusiness 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06-15/these-charts-show-how-the-sharing-economy-is-different
· “Wikipedia:Abou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About
- “Vélo’v”,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C3%A9lo%27v
· 〈「共享香港」2015| 第三節/階級與世代:共享經濟的參與門檻〉,18-10-2015,Good Lab 好單位
http://blog.goodlab.hk/tag/%E5%85%B1%E4%BA%AB%E7%B6%93%E6%BF%9F/
· “Airbnb And The Unstoppable Rise Of The Share Economy”, 23-01-2013, Tomio Geron, Forbes
- “Uber, Airbnb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sharing economy: Research roundup”, 19-10-2015, Joanna Penn and John Wihbey, Journalist’s Resource http://journalistsresource.org/studies/economics/business/airbnb-lyft-uber-bike-share-sharing-economy-research-roundup
· “The sharing economy: how is it affecting you and your business?”, 2013, PwC http://www.pwc.co.uk/issues/megatrends/collisions/sharingeconomy.html
· “Independent Workers and the Changing Workplace”, Erin Hatton & Ruth Milkman, Re:Gender http://regender.org/node/4822
- 〈共享經濟調查(下):全球共享時代來臨,香港準備好了嗎?〉,21-10-2015,陳嘉茵《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20-hongkong-shareeconomy02/
- “How equity crowd-funding could transform the community energy sector”, 02-12-2015, Chris Cooper and Tom Nockolds, One Step Off The Grid http://onestepoffthegrid.com.au/how-equity-crowd-funding-could-transform-the-community-energy-sector/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區塊鏈技術為數碼經濟奠基(林國誠)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應用已超越加密貨幣的範疇,廣泛滲透至供應鏈管理、電子病歷管理、跨境支付及版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善用科技對抗網上假消息(黃岳永)
引發情緒反應的聳動標題,才能吸引讀者關注。因此,要避免受騙或成為散播假消息的幫兇,就需要具備辨別事實與虛構的能力。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AI醫學|化學諾獎團隊用AI 設計抑制蛇毒蛋白質
蛇毒含有複雜的毒素混合物,大部分成份是蛋白質。獲頒2024年化學諾貝爾獎的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貝克(David Baker),其團隊以一款人工智能(AI)軟件工具RFdiffusion,設計了全新的蛋白質,聲稱能夠抑制眼鏡蛇的三指毒素(3FTx)。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Microsoft Copilot|加推Copilot Chat 逐條訊息收費
微軟(Microsoft)為企業用戶推出新產品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服務以OpenAI旗下GPT-4o的人工智能(AI)模型為基礎,讓用戶提出與業務相關的問題、建立工作流程自動化或產生圖像等。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OpenAI|美印測試 手機號碼開戶
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於美國及印度測試一項功能,容許新用戶毋須電子郵件,以手提電話號碼註冊新賬戶,惟未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中國發明|極速機械豹 每秒最快跑10米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聯合鏡識科技有限公司、凱爾達(688255.SH)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黑豹2.0」,號稱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四足機械人」。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
-
去中心化社媒崛興 回歸原創內容
隨着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遭封殺在即,Meta放寬旗下應用程式的內容限制,以至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持續改動演算法等,社交媒體世界掀起轉會潮。
- Posted Jan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