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牟利組織的發展抉擇(黃岳永)
最近有報道指ChatGPT開發商OpenAI計劃改組架構,以牟利為目標,同時不再向非牟利董事會滙報。這則新聞令筆者不期然聯想到自己有份創立的「平安鐘」發展。港人對平安鐘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早於「社會企業」這個概念普及之前,平安鐘就已經把商業模式與公益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於1996年成立,在那個時代,成立自負盈虧慈善服務的想法,完全是天馬行空。抱着「當一盤生意來做」的企業家思維,認為即使是非牟利機構,也要以收入來支持服務,才可以長久經營及確保服務質素的理念,這個「think outside the box」的做法,就成為了團隊的發展動力。
跳出框框不只是「自負盈虧」的做法,平安鐘其實分為兩部分,包括透過科技提供虛擬服務(電話),以及和其他夥伴合作,提供如社工、義工、救護車和公立醫院等實體服務,類似今天的O2O(線上到線下)模式。這種虛擬與實體結合的做法,讓平安鐘可以在不與現有服務提供者競爭下擴展服務範圍。
此外,受美國哈佛商學院「Customer Life Cycle」啟發,平安鐘的服務除了「救急」,亦會圍繞數據收集與分析進行設計。透過追蹤用戶行為來預測潛在風險,在問題發生前干預,類似於早期的物聯網(IoT)和大數據應用,這些概念現在已相當普及,但在當時可謂絕無僅有。
還有一點必須提及,在那個互聯網仍未發展的年代,團隊已經考慮數據私隱問題。當時我們與相關政府部門不斷開會討論,制定私隱保護的準則,既保障個人私隱,同時確保服務的有效運作,促進了香港早期私隱條例的發展。
雖然平安鐘有效地服務了逾十萬人,但是若然要擴展到滿足所有長者的需求,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這正是香港要面對的現實。根據統計處數字,估計本港2024年65歲或以上的人口超過21%,長者數目逾170萬人,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數字更持續上升。
和許多非牟利組織一樣,發展和開拓平安鐘服務是一大挑戰。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本身無法像商業機構那樣發行股票籌集資金,面對日益增長的需求,內部意思亦呈兩極化。有意見認為「我們已經做得夠多了,不需要與商業機構爭奪資源」;但也有人指「我們應該轉變模式,釋放資源以應對更大的社會需求」,甚至是認為取消非牟利身份,反而更有利於日後提供公益服務。
雖然筆者最終轉向了其他範疇,但問題本身仍然沒有解決,就是非牟利機構是否能真正擴展規模,以滿足龐大的社會需求。OpenAI成立初衷也是以社會使命為核心,去開發人工智能技術,為全人類服務,並保持技術的開放性和可獲得性。公司商業化後是否能夠繼續保持初心,相信這會是全球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