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雨傘下的科技與藝術

By on November 3, 2014

本文作者黃岳永為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有機上網」行政總裁及《信報》「科網人語」專欄作者。

記得今年年中,西九文化區再惹爭議,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要視乎整體文化藝術發展,才決定第三批設施的興建時間:「否則如果建設出來,整個文化發展水平未趕上,都是浪費。」但事實證明,港人的文化和創意水平都不容低估,例如一場雨傘運動就激發出不少藝術創作,足可證明「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近一個月來,無論是各類型短片、令人忍俊不禁的改歌或感動人心的照片,以至二次創作、街頭塗鴉(Graffti)及漫畫等,都令人讚嘆年輕人無限創意。

創意爆紅 航拍震撼

在這一次「藝術大爆炸」之中,互聯網及社交平台等新科技的角色功不可沒,更「捧紅」了不少作品及創作者。例如用Q版漫畫描繪各焦點人物的「Mr & Little Miss HK People」,短短3天便在Facebook上獲取幾萬個likes,成功一炮而紅。

此外,有媒體及拍攝者利用新航拍技術,借助遙控飛機從高空俯瞰各佔領區,拍出震撼人心的照片。至於獅子山上的「我要真普選」標語,則更是神來之筆,在創新、情感及視覺上都帶來很大震撼,傳播力遠勝一般政治廣告。還有大批新媒體及博客快速而全面地跟進這場運動,既有即時報道及深入分析,亦有些Facebook專頁是分享小人物及小故事,在在都為傳統媒體帶來挑戰。

其中一個小故事,講述在金鐘佔領區出現的「自修室」。我相信從前無人想過在馬路上會有自修室,但隨着學生們「佔領不忘學習」,先是在馬路石壆上架起幾張木板,然後在有心人齊齊出力之下,逐漸有了桌子、椅子及照明LED燈,甚至還有補習老師教功課!

不過,佔領區註定只有短暫生命,內裏各項創作終難逃被移除的命運,可是即使如此,人們仍充滿熱情地創作,這或許正顯出藝術的真諦。雨傘運動至今已「滿月」,何時結束仍難料。大家對創作的追求亦提醒我們,就像藝術一樣,民主是一個漫長進程,往往需要多年努力才有最終結果,我由衷希望這場運動能夠和平收場,有一個happy ending。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