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總結2023年:疫後重生的挑戰 (方保僑)

By on January 1, 2024

本文作者方保僑為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社會被折騰了3年,民眾漸漸習慣疫下「新常態」的生活模式時,疫情又突然紓緩下來。正當大家都認為疫情完結會對全球經濟帶來正面影響,卻是事與願違,很多事情在2023年有根本性的改變,影響我們的未來。

新冠疫情與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發的情況不一樣,後者只是維持了6個月,因而大眾的生活方式在疫後很快便「故態復萌」。但新冠疫情歷時3年,很多疫下衍生的習慣並非一時三刻能夠改變過來,現時在街上仍然可以看見不少人佩戴口罩,相信是疫情令市民更注重個人及環境衞生。此外,依舊有很多人未適應不佩戴口罩出街,或擔心容易感染其他經空氣傳播的疾病。

航空及旅遊業是其中兩個遭疫情重創的行業,疫情過後當然是絕地反彈,不過據聞似乎還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因為很多行業出現結構性改變,大部分跨國企業採用視像形式舉行會議,省卻不必要的公幹旅費和開支。

航空及旅遊業是其中兩個遭疫情重創的行業,疫情過後當然是絕地反彈,不過據聞似乎還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Freepik網絡圖片)

同樣,很多大型國際展覽尚未回復至疫情前的盛況,不少國際買賣家仍抱着觀望態度,未決定是否要前往實地參展。

飲食業同樣深受疫情重擊,疫下很多時都不能正常營業,市民習慣了外購食物回家享用,業界苦苦掙扎3年,去迎合這個轉變。當大家以為疫情過後,食肆生意會有轉機,見到的卻是大大小小許多餐廳在2023年陸續結業。

據聞因為疫情時,很多地產商均願寬減租金,與餐廳簽定2至3年租約,疫後自然紛紛向上調整租金,惟來港旅客人數沒有大幅上升,餐廳老闆屈指一算,認為收入遠遠追不上租金升幅,於是結束營業。我相信,現時飲食業正在汰弱留強,部分餐廳仍然人頭湧湧,亦有許多食肆生意一落千丈。

與內地通關後,港人可如常往返內地工作和消遣,2023年7月1日「港車北上」正式啟動後,香港人可自駕經港珠澳大橋往返澳門和廣東省等地,加速與大灣區融合。然而,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香港企業少不免會遭遇挑戰,例如很多港人選擇北上到山姆超市購物,更已有山姆超市的代購服務、直通巴士,甚至在香港售賣山姆超市的產品等。

上述的種種改變,深深影響着香港企業的生態圈,我們需要調整策略,迎接疫後的變數,若非如此,不進則退。如果疫情時大家有「反向思維」應對困境,那麼現在更要「反轉再反轉」,思考一下在環球經濟衰退和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如何迎接2024年。

更多方保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