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黃花的Siri與AI手機革命(黃岳永)
現時每人至少一部智能手機,應該沒有多少人記得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更多人認識的名字應該是Palm Pilot,這種自帶手寫筆且布滿大號按鈕的掌上電腦,在十多年前這種電腦可是不少商務人士的最愛。
自蘋果在2007年推出iPhone,智能手機已完全融入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如透過通訊錄和短訊電郵等了解用戶行程安排、查找參與會議的資料及見面人士的背景,讓用戶可預先做好準備。此外,因應事項緩急進行調動安排、預估需求和作出提醒等,以往需要一位優質秘書所做的工作,現在智能手機幾乎能一手包辦。
重視用戶體驗的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在其任內iPhone的發展無人能及。至2011年語音助理Siri推出,據講蘋果當時已預示此為智能手機的下一場革命。但十多年過去,Siri似乎一直苦無寸進。人工智能(AI)ChatGPT面世,意味蘋果的「預言」成真,但也令到市場普遍相信蘋果「捉到鹿唔識脫角」,其開發AI的能力備受質疑。
把AI融入智能手機,如Iron Man擁有Jarvis智能管家般,成為大眾最大的期望。曾幾何時,包括筆者在內的一眾「果粉」,都期待蘋果能把想像力化為現實。然而過去5、6年,大眾只見到公司不斷「食老本」,除升級iPhone的屏幕或鏡頭外,並未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
至於另一間步入中年的科技巨擘Google,表現就更令人無語。Google本身失去創新精神已不是新鮮事,但其畏首畏尾的作風更令人嘆為觀止。即使OpenAI技術或多或少來自Google的研究,但後者依然害怕被外界質疑,或者推出的產品明顯落後市場。這種態度充分體現於Google的產品命名及描述之上,以筆者為例,即使為所有Google的AI服務支付費用,但還是弄不清楚有什麼用途。
相對蘋果和Google的不作為,三星把最新推出的Galaxy S24系列手機定位為「AI手機」就進取得多。手機主打把AI融入到日常生活所需,如通訊、攝錄、創作、娛樂等方面,例如寫作助理及語音和文字即時翻譯;大賣廣告的「圈出搜尋」更是由Google支援的功能,用戶可透過手指或S Pen的簡單手勢,快速搜尋在屏幕上看到的內容資訊,包括圖像、影片或文字。
當年智能手機淘汰了PDA,如今AI的出現,極有可能締造另一次流動工具革命。三星如今已經走上跑道,其他同儕若不急起直追,可能只會慢慢走向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