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一帶一路助港發展大數據(廖添誠、鄒小敏)

By on January 25, 2016

本文作者廖添誠為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座講師、鄒小敏為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為《信報》撰寫專欄「貨殖世志

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多番提及「一帶一路」,但不少香港人似乎並不知道「一帶一路」是什麼。(資料圖片)

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多番提及「一帶一路」,但不少香港人似乎並不知道「一帶一路」是什麼。(資料圖片)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多番提出「一帶一路」對香港未來發展重要性,惹來各方議員、傳媒及大眾市民圍剿,反映出香港人根本不知道「一帶一路」是什麼。

這情況反映出香港政府須多下工夫,因為身為宏觀經濟學及資產價格論的學者,筆者相信「一帶一路」能為香港帶來長遠的經濟利益。

「一帶一路」中的「帶」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而「路」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這概念,是習近平總書記於2013年9月和10月期間提出,希望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與沿線的亞太和歐洲國家共同建立經濟合作夥伴關係的計劃。

須三方面多做工夫

中國的帶頭行動,是透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及絲路基金等,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經濟投資,因為中國在過去30多年積累了近6萬億美元對外經濟資產,但直接投資卻只有6000多億美元。

「一帶一路」沿線商品貿易的需求及其巨大利潤,是古代絲綢之路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然而,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先要發展大量基礎設施。筆者認為香港在這方面,必須在大數據、創科局與教育這三方面多做工夫,才可迎接「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是新興經濟與發展中國家,人口總數44億、佔全球的63%;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佔全球的29%。大家可以想像,當中可以產生多少大數據。

若創科局好好地發展大數據中心,可做到為「一帶一路」各國政府提供數據挖掘研究。但當中涉及大量數據科學(data science)人才,去處理涉及十多國家的大數據分析。

例如一條鐵路承載多少人,或承載中會發生什麼問題,有什麼問題值得問,都需要資深sophisticated的statisticians找出,而且大數據資料要容易取得,這方面需要I T電腦人才。這些發展全是為香港在金融地產行業以外找一條新道路。

長遠來說,成立大數據中心對香港的經濟及就業發展有莫大幫助。

事實上,大數據可以成就很多企業發展、例如Weblab做P2P借貸,可發展到上市。當然P2P借貸在香港的合法性仍在研究中,但可以看到許多行業可從大數據衍生。

而且,在大數據衍生的經濟協同效應之下,商業活動篷勃,香港人能在finance、accounting方面做到更多更好的servicing。因為以往香港培養發展的人才,之前是trading方面,跟着是finance方面, 專長是exchange of money。但大數據世代的人才,專長是exchange information。

帶來更多就業需求

最重要是,當在「一帶一路」下發展大數據,為香港帶來有更多勞動力和就業的需求時,香港政府首先要保障到香港人的益處。

同時,發展大數據長遠使各行各業都好有益處,這些益處要真的能傳達到市民,若單為各大財團帶來經濟利益、是不可行的。

到那時,香港人整體收入一定增多,使香港政府在醫療及其他各方面,有更加多資源去做全民退保等福利措施,政府在各方面政策有更大彈性(flexibility)。

更多「貨殖世志」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