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中大奧林巴斯|AI胃鏡系統及早揪出癌變協助辨識 減漏診風險

By on October 21, 2024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世衞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資料顯示,胃癌為全球死亡率第五高的癌症,且亞洲更是胃癌高發區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近期與日本醫療儀器供應商奧林巴斯(Olympus)合作,設立全球首個「人工智能(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測試基地。該系統藉AI技術,能在胃鏡檢查中實時輔助資歷較淺的醫生,檢測出過往難以用肉眼識別的早期癌症病變。

中大醫學院與日本奧林巴斯合作,設立全球首個「人工智能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測試基地;左起為柳浩城、趙偉仁及葉瀚智。(周泳彤攝)

中大夥Olympus設測試基地

這AI系統由奧林巴斯研發而成,利用大量日本胃癌內窺鏡影像,進行深度學習及分析。開發商聲稱能實時鎖定形狀扁平、顏色變化不大的早期胃癌病變位置,減低人為因素導致的漏診。此外,癌變範圍的參考資訊,亦有助醫生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AI系統目前處於測試階段,暫未有臨床應用時間表。現場播放的真實胃鏡影片可見,早期病變跟正常組織分別不大,以肉眼的確難以辨認。當開啟AI輔助後,系統以綠色方框提示疑似癌症部位,比起人眼作「地氈式搜查」高效不少。

當被問及準確度和誤判情況時,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解釋,上消化道癌症有別於特徵相對明顯的腸癌,胃黏膜腸上皮化生(GIM)、細胞變異甚至癌症等病症,其早期表現都十分近似,「(因此)唔係擔心誤判,係擔心漏診,寧濫莫缺。」

趙偉仁(右)強調,上消化道癌症的特徴不明顯,檢查時應持寧濫莫缺態度;旁為葉瀚智。(周泳彤攝)

至於能否因此加快檢查速度,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柳浩城表示,相信病人最關心的並非檢查流程快慢,而是希望減低漏診率。有見及此,所有AI輔助系統最終目的,都是提升檢查品質,而非單純求快。

據趙偉仁介紹,內窺鏡為目前診斷早期消化道癌症最有效的方案。早期篩查的好處在於病變範圍不大,可用微創方式處理而毋須開刀。

早期篩查有助提升存活率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補充,日本自2017年開始,利用內窺鏡做胃癌手術的個案,就已經超過外科手術的數量,證明日本這方面具豐富經驗。

葉瀚智指出,日本自2017年開始,已慣常以內窺鏡做胃癌手術。(周泳彤攝)

趙偉仁稱,由於早期病變往往難以辨認,再加上內窺鏡視野不清晰、醫生經驗不夠或先入為主等因素,導致漏診情況發生。趙以數據舉例,其中胃癌漏診率為5.7%。

葉瀚智指出,亞洲是胃癌高發區,而香港所處的東亞地區,發病死亡率比例為0.7。換句話說,每100名確診胃癌的患者中,大約有70人最終因胃癌而死亡。但細看箇中分別,日韓兩國的胃癌發病率雖遠高於中國,發病死亡率比例卻遠低於中國。

再以胃癌5年存活率來看,日韓兩國同樣遠勝於美國。順帶一提,5年存活率通常由確診開始計算,用於衡量癌症治療效果及預後情況。

以南韓和美國為例,前者無論是早期胃癌診斷比例還是存活率都顯著高於後者,證明有效的早期篩查診斷能有助提升存活率。

採訪、撰文:周泳彤

相關文章:

中大奧林巴斯|盼惠及全球 成醫生好幫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