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排查四十病毒 本地生產望研癌檢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科研項目成功發表論文,若說是「由0到1」的突破,那麼要把成果轉化,就是「由1到10」的漫漫長路。一款本地研發及生產的「多病原體分子診斷裝置」,似乎已摸索出一條發展路徑,以類似核酸的採樣方式,標榜一小時內排查約40種傳染性呼吸道病毒,檢測數目達同類產品的一倍,裝置的價錢卻僅約五分一,現已獲本地超過10間醫院及醫療機構採用。
冀功能擴至血液感染及癌症
率領研發該裝置的劉樂庭,曾任香港理工大學創新及科技發展總監,近期加入香港浸會大學暫任首席創新總監。他介紹,現時外國主流檢測系統價格高昂,且多針對歐美流行病種,能識別的亞洲病原體相對有限。劉樂庭認為,研發該款針對亞洲流行病的檢測裝置,市場空間很大,他與團隊希望能把檢測領域擴展至血液感染和抗藥性等,並進一步研究癌症檢測的可行性。
多病原體分子診斷裝置,當中包括分析器、檢測卡及軟件三部分。劉樂庭認為,裝置除了能加快檢測進度、降低成本外,更可幫助醫生快速區分患者病因,減少使用抗生素,因為「微生物抗藥性、超級細菌等,是我們很快要面對的問題」。
新冠疫情結束,劉樂庭發覺不少人已淡忘當初經歷,他認為絕不能輕敵,「(病毒)什麼時候會回來?沒有人知道,也許是明年,也許是明天。」病毒不斷變種,多病原體分子診斷裝置又是否足夠應付全新狀況?劉樂庭強調,這正是在港研發、在港生產的優勢。本地一旦出現變種病毒,便能第一時間取得樣本,加快研製進程,惠及本地市民。
採突破性技術大降儀器成本
劉樂庭憶述,研發裝置初期的目標之一就是價錢相宜。他介紹,本地研發的診斷裝置售價約20萬元,是外國同類裝置的五分一,檢測一次費用約200元。壓縮成本的一大秘訣,就是利用生物化學技術,即改寫基因序列的方式,實現同時檢測40種病毒。他笑言,此舉曾遭現時的合作夥伴、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質疑,幸好最後獲得認可。
此外,團隊棄用傳統檢測儀器的貴價掃描器,轉用光纖傳輸螢光測試訊號。劉樂庭形容這是「突破性技術」,造價只是掃描器的一半。
至於檢測卡是透過塑膠注射成形(Injection Molding),大降成本。劉樂庭解釋,如何設計當中的微流體通道(Microfluidic Channel)很關鍵,以傳統方式製成的微流控(Microfluidics)產品,其成本高且難以量產。如何利用大家眼中「很粗糙」的注射成形技術,造出能夠量產的微流控產品,這便是團隊的專有技術(Know-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