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蠔殼成生態海岸線 延續生物多樣性

By on January 8, 2024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上屆政府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引起社會對填海造地所涉及環保問題的討論不絕,現於香港都會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的羅智超,其所屬團隊研發一種以蠔殼為原料的人工生態組件,可放置在海堤上形成「生態海岸線」,有助提升海岸線的生物多樣性。

羅智超(左)相信,政府將推行垃圾收費,海鮮外殼等原材料不難從食肆取得;旁為王靜嫻。(黃勁璋攝)

藉組件模擬填海前舊貌

生態組件的製作原料來自屯門T-Park焚化爐棄置的灰燼及沉積物廢料。外觀設計可因應實際環改變,模具以3D打印塑膠製成,有些組件近似地磚,有些猶如方形大石,共通點是表面結構複雜。羅智超介紹,組件布滿罅隙及溝壑,能模擬填海之前的環境,為海洋生物提供相對安全隱蔽的生存環境,吸引它們前來棲息。

生態組件外觀設計,可因應實際環改變,有的猶如方型大石。(afterNATURE網上圖片)

他又說,海洋生物有感知能力,可探測附近的化學物和聲音等。生蠔、青口及鮑魚等外殼常出現寄生物,證明其外殼對海洋生物具吸引力。此外,政府將推行垃圾收費,食肆樂見有人幫手棄置海鮮外殼等廚餘,相信原材料不難取得。

不同地區海岸線的生態景觀各異,羅智超強調,常見形態有紅樹林、海草、珊瑚礁等。因此填海對生物多樣性無疑是一場破壞。傳統的泥沙填海手法,不但污染水源,施工噪音更影響依靠聲波定位的海洋生物。

羅智超直言,環境遭破壞後難以補救。無論坊間的應對手法,還是自己所做研究,都只能稱為「補償方案」,而非真正修復。他形容:「就好像一個人遭遇車禍,(身體)沒辦法完全復原。」研究過程經歷幾個階段,技術亦不斷升級。初期版本的生態組件以不銹鋼籠為基本框架,把活生蠔及蠔殼放置籠內,一開始的確吸引不少生物寄居,惟當螃蟹隨着體積增長而被困籠內,結果偏離團隊初衷。

三跑西九馬料水等地試行

對海洋生物來說,活生蠔的確更具吸引力。羅智超表示,由於不銹鋼籠需要放在潮間帶,這一地帶處於海水漲潮最高位及退潮最低位之間,海岸會曝露在空氣中,環境不利生蠔生存。上述種種原因促使團隊改用開放式設計,讓生物不會被困在內。

生態組件目前放置在灣仔、荃灣、機場三跑、西九文化區、馬料水及海洋公園等地點。該組件曾獲不少獎項,包括由Y-LOT Foundation主辦的環境科學先鋒獎。

羅智超坦言:「做一個兩個(生態組件)不難,不過想擴大規模,就要考慮時間和人力成本。」談及箇中難題,他認為是工作性質,「研究本身有些像農夫:睇天食飯。夏天要日曬雨淋,冬天要朝早五六點開工。」此外,團隊成員多為生物學背景,3D建模等技術往往求助專業人士。上述焚化爐廢料製成的生態磚,便是由團隊及專注混凝土研究的理大潘智生教授合作完成。

延伸閱讀:

組初創研發 夥政府拓商業化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