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理大|AI結合生物力學提升泳術 傳感器精準反饋 助訓練改良動作

By on July 1, 2024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法國巴黎奧運即將在本月底揭幕,香港游泳隊今屆共獲9張入場券。游泳作為港隊優勢項目之一,加上以最新科技輔助訓練,相信有助選手再創佳績。香港理工大學體育科技研究團隊基於各類傳感器數據,研發一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的生物力學訓練方法。團隊除與拔萃女書院合作共建AI游泳科技實驗室之外,系統亦獲部分港隊代表採用。

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核心成員、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蘇俊龍在本報專訪時透露,自己曾是游泳運動員,亦擔任過游泳教練。回顧過往的訓練和教學經歷,他說最大難題在於無法給予運動員精準反饋,主要靠對方意會。

蘇俊龍提到,團隊研發AI系統時,參照奧運水平運動員標準。(黃俊耀攝)

划幅速度扭頭頻率一目了然

蘇俊龍團隊研發的系統,只需把一個方形傳感器,放於泳帽及運動員後腦之間,系統演算法就能獲悉各項游泳數據,包括划幅、划頻、轉身加速度、呼吸扭頭頻率等,還有段速,即運動員在每50米的速度分布。

對運動員而言,泳姿差之毫釐,足以影響比賽成績。蘇俊龍解釋,理論上划水頻率愈高愈好,惟手臂愈長路徑愈長,消耗的時間隨之增加;換言之,恰當的划幅範圍,遠比頻率重要。蘇俊龍續稱,為了在游泳高速前進時減少阻力,對於扭頭呼吸頻率亦有一定的考究。

傳感器可顯示運動員游泳訓練時的心跳率。(受訪者提供圖片)

泳帽內的「乾坤」不止於此,運動員的太陽穴位置,會放置一個光學傳感器,其原理與外觀近似Apple Watch底部組件,可顯示游泳訓練時的心跳率,反映運動員是否順利進入狀態、有否過度訓練等。蘇俊龍指出,光學傳感器勝在輕便,由於受泳帽壓迫而緊貼運動員血管,準繩度相當不錯。

團隊將水下表面肌電採集系統,貼在不同肌肉部位,以觀察其運動情況。(理大提供圖片)

肌電分析優化起跳入水姿勢

蘇俊龍列舉三個「合適」,分別是:合適時間、合適角度,用合適肌肉,說明光靠教練池邊觀察遠遠不夠。團隊把水下表面肌電(Surface Electromyography)採集系統,針對性貼在運動員不同肌肉部位,以觀察運動情況。

此外,肌電分析不僅適用於傳統項目,屬於「B級」精英運動的拯溺亦受惠。他解釋,不少運動員反映,在拖曳假人時某些部位尤為酸痛,經肌電分析後得知,運動中某些肌肉使用頻率最高,為教練訓練提供嚴謹依據。若方案結合影片分析,更能即時提供起跳反應、入水角度及速度等數據,助運動員改善起跳姿勢。

蘇俊龍展示手部穿戴力量感應器,他認為港產系統適合港人體格,數據分析結果更準確。(黃俊耀攝)

至於另一款穿戴在手部的游泳力量感應器,可測量運動員的撥水阻力、手部運動軌跡、頻率及力量等數據,觀察運動時的推進力。蘇俊龍透露,團隊亦正啟動一項有關耗氧量的生理學研究。游泳生物力學、游泳生理學及游泳肌肉活動分析這三個環節,對了解如何在高強度訓練中,保持肌肉正確運用至關重要。

採訪、撰文:周泳彤

相關文章:

理大|超聲波及早發現筋腱隱患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