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松說的「無人駕駛車」是何方神聖?
最近梁錦松在公開場合鼓勵年輕人要保持激情和良知,同時提到他們將面對很多挑戰,並以美國已開始研發的「無人駕駛車」為例,指出於明日世界,有很多工作將會被消失。
我們較早時候亦報導了無人駕駛車,其實正是Google的登月(moonshots)項目之一,目標是減低每天因為交通意外的傷亡和損失。當各大車廠加快研發無人駕駛技術之際,Google已開始生產自行研發的自駕車。Google自駕車設有雙座位,以電能驅動,最高時速40公里,車廂內有停止和前進按紐,但沒有軚盤和油門。
換言之,自駕車沒有「駕駛者」和「司機座位」的概念,因而沒有軚盤、油門及腳掣,在設計上將完全顛覆傳統汽車,例如體積更小,車內空間相對可以更充裕,但與此同時卻必需要更注意「使用者」的感受和安全性。事實上,除Google以外,通用汽車、大眾、奧迪、寶馬、富豪等生產商亦已在測試各自的無人駕駛車,並希望早日能投入量產。
Google自駕車暫時只能在已掃描街道詳細資料的地區行走,並期望尋找合作夥伴,推出汽車銷售服務。Google自駕項目總監烏爾遜在博客中說過,技術可解決老人行動、醉酒駕駛、司機分心等問題,「只需按掣」就能將乘客帶到目的地。現在於加州的某幾條道路上,已不時可以看見Google正在測試他們的無人駕駛車(但不一定沒有司機)。
目前為止,無人駕駛車除得到美國加州、內華達州和佛羅里達州等地政府支持以外,英國政府亦宣佈2015年起允許無人駕駛車於英國公路上行駛。此外,日本和瑞典政府也爭取盡快立法讓公路測試得以進行,可見無人駕駛車已成為各國間的一項戰略競逐。
另外梁錦松認為支持年輕人創業,較派錢更有意思。這是毋庸置疑的。
縱使為數不算多,香港近年有不少成功科技Startups的例子,如較早年售予HMV Group的網上書櫃aNobii、售予Apple的網上試算表服務EditGrid以及近期以9.4億元售予Google的手機軟件公司Divide,再加上像9gag及神魔之塔這類於全球或亞太市場吃得開的公司,足證香港年輕一輩當中,並非沒有熟悉新經濟的創業人才。
互聯網經濟時代,市場的定義,由僅僅香港及鄰近地區伸延至全世界,對創業者而言,未來的機會比昔日更多,大衛打贏歌利亞的故事將會繼續出現。本地Startups不需要也不應該由政府直接派錢資助,因為那是專業投資者的工作,政府應該做的,是確保香港的整體競爭條件和創業環境不落後甚至超前於其他地區。
更多創業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衞星大戰|Apple和SpaceX掀衞星服務爭奪戰
Apple 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據報正在爭奪供應有限的手機頻譜使用權。消息指,Apple在外太空投資激怒了馬斯克,而SpaceX已敦促監管機構叫停一項由Apple出資的衞星擴張項目。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針對不同行業監管AI發展(方保僑)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普及,潛在風險和挑戰也日益顯現。如何在促進創新的同時,確保AI技術安全、透明和公平使用,已成為香港特區政府乃至整個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AI預測|蓋茨:兩工作十年內較受AI衝擊
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早前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預測人工智能(AI)將於未來10年取代人類在醫療、教育等大多數專業領域的角色。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陳仲文|AI武器化 衍生新興網絡威脅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發言人陳仲文指出,本地企業現時面對五大網安風險,從大型語言模型(LLM)外洩風險、AI助長的詐騙攻擊,以至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憂等,企業須正視新興威脅,強化防禦策略。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楊紅霞|籲港府支援基建 配合人才優勢
港理工大學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楊紅霞直言,本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浪潮中尚未取得較大突破,乃不爭事實,但只要充分把握人才優勢,善用周邊地區資源,相信仍有不少發展機會。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直接偏好優化(DPO)
直接偏好優化是一種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的新興方法,直接利用人類的偏好數據來優化模型。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
-
獎勵模型(Reward Model)
獎勵模型是一種在機器學習領域使用的概念,特別是在強化學習及某些生成式模型的訓練中。
- Posted March 3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