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iss
啓明創投|籲初創放眼國際 好項目不愁沒錢
By 信報財經新聞 on June 17, 2024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啓明創投至今投資逾530間創新企業,見證超過200間企業成功上市、70多間晉身獨角獸(市場估值10億美元以上)級別,當中包括小米(01810)、美團(03690)等內地知名企業。

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頴宇以自身經驗向香港初創「教路」,認為企業不應只服務本地市場,亦不能只跟內地同業對比,要把視野擴闊到全球。她又指出,好的初創毋須依賴政府支持,「永遠有好多錢追住你」。

海外市場商機龐大,不少內地科企選擇香港作為出海「跳板」。梁頴宇觀察到,的確有企業看中香港金融優勢,惟這現象不算太普遍。此外,她認為相比其他範疇,生物科企發展路徑較簡單,不是選擇直接出海,就是留在研發地發展。這是由於此類企業需要取得正式試驗批准(Regular Trial Approval),有賴當地代理商或銷售團隊支援。
善用香港內地優勢
至於本地科企如何在基礎科研能力強,但製造能力較薄弱下謀求發展,梁頴宇以香港中文大學手術機械人初創康諾思騰(Cornerstone Robotics)為例。該企的機械人研發從香港起步,再移師至深圳建立實驗室,完成後續研發及製造等過程;首次人體試驗在港進行,臨床試驗又再回到內地。梁頴宇解釋,在香港、越南及澳洲等地,獲批許可的速度較內地更快,這一經驗或可供本地初創參考。
相關文章:
啓明創投|看好AI醫療應用 深耕生物及硬科技 屢獲佳績
支持EJ Tech

